据报道,智能网联电动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对车辆价值具有重大影响,而购买二手车时如何处理相关纠纷,法院近期披露了一起典型案例。
报道称,江苏的黄某以24万元的价格从邓某手上买了一辆“二手”电动汽车,才开1个月就发现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突然无法使用。
黄某联系了车企后得知,该车其实是辆三手车,第一任车主周某以38期的方式向车企购买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每期为1111元,38期就是442000余元。
然而黄某在买车时,邓某并没有告诉他车辆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需要付费。
因为周某在将车辆转转让给邓某的时候,也没有披露这个车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需要付费。在转让之后,周某还继续付费。后来在第30期的时候,周某停止续费,还剩8888元分期未付。
车企与第一任车主周某确认后,关闭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功能,导致黄某在购车一个月后,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无法使用。车企表示若要重新开通该功能,需另外支付45000元。
黄某认为邓某构成违约,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认为,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的时候,都会去考虑到车辆的智能系统配备与否,这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意愿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法院认为,黄某和邓某的这个24万元的价款中,必然是包含了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现在黄某无法使用该功能,邓某未能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最终,法院判决邓某赔偿黄某损失8888元。
鉴于周某已支付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前30期费用,法院在跟车企沟通协调后,车企同意黄某补足后续的八期费用8888元,即可恢复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快科技
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
数码迷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通过邮箱5937331#qq.com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